23241汽车底盘构造

教师团队:2 人 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考试测验: 51 实训任务:0
习题数量: 984 素材数量:1062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性质是学习常见汽车底盘传动系统行驶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学习各种典型故障类型及其排除方法是集实验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每日收藏

+0.5 知币

课程详情 开课列表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性质是学习常见汽车底盘传动系统行驶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学习各种典型故障类型及其排除方法是集实验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概述

课程目录

  • 山科金课申报材料
  • 教学材料
  • 项目一 汽车底盘基本知识
  • 项目二 离合器检修
  • 项目三 手动变速器检修
  • 项目四万向传动装置检修
  • 项目五驱动桥检修
  • 项目六车架与车桥检修
  • 项目七车轮与轮胎检修
  • 项目八悬架检修
  • 项目九 动力转向系
  • 项目10 制动系统检修
  • 项目十一 自动变速器
  • 项目12 电控制动安全系统检修
  • 项目13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检修
  • 项目14 电控悬架系统检修

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性质是学习常见汽车底盘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传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为主),在此基础上,学习各种典型故障类型及其排除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

1.会叙述常见汽车底盘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能够读懂汽车底盘的剖面结构图,电路原理图,学会用结构图和电路图分析汽车底盘的基本工作情况,运用逻辑思维提高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对汽车底盘独立地完成拆装和检修,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能根据具体故障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让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在亲自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诊断并及时排除转向系统的故障。

(2)能够正确诊断并及时排除制动系统的故障。

2.知识目标

(1)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素质目标  

(1)规范实训操作规程,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助精神,

(4)信息化素养提升能力。

(三)参考学时

总学时78学时

(四)课程学分

4.5学分


(五)内容标准与要求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课时(一体化教学)

1

转向系统的故障排除

掌握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三个故障的主要原因。

转向沉重的主要原因:

机械转向主要是由于转向节主销和转向节衬套配合过紧,转向纵、横拉杆球头连接处调整过紧,转向器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太小,转向轮定位不准。

液压助力转向主要是由于油路中有空气,转向泵皮带打滑,调节阀失效导致输出压力过低。

2. 转向轮抖动的主要原因:

传动装置松旷。

转向器松动。

转向轮定位不准。

3. 转向电动机工作不良的主要原因:

电动机线束连接不良。

温度传感器有故障。

来自ECU得信号异常。

 案例导入

讲授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检测与维修步骤。

操练

查找EPS的相关故障码

转向油液的更换与排气

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认知

268)

2

制动系统的故障排除

掌握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四个故障的主要原因。

制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制动总泵磨损严重导致油压不够。

分泵漏油导致制动片有油污。

制动片和制动鼓或盘的间隙过大。

刹车油过脏。

刹车片和制动鼓或盘的间隙太大。

跑偏的主要原因:

两前轮间隙不一样。

两前轮有一个轮有油污。

3.不工作的主要原因:

轮速传感器工作不正常。

ABS和ASR压力调节器总成工作不正常。

ECU工作不正常。

工作时刻不对的主要原因:

轮速传感器工作不正常。

案例导入

讲授制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检测与维修步骤。

操练

制动系统放气

更换制动片与制动蹄

查找ABS系统的相关故障码

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检修

268

3

AT变速箱的故障排除

掌握AT变速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尤其是电路原理,并且掌握四个故障的主要原因。

a  挂档后容易熄火的主要原因:

单向离合器装反了。

b  打滑的主要原因:

离合器磨损严重。

油压不够。

c  不能升档的主要原因:

上一个档位的电磁阀不工作。

上一个档位的 离合器,制动器,或单向离合器严重打滑。

d  换挡冲击大的主要原因:

离合器,制动器的间隙太小。

油压过高。

案例导入

讲授AT变速箱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检测与维修步骤。

操练

AT自动变速器滑阀的检修

更换离合器片

调整制动器的间隙

 

 

20(8)

4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检修

1.悬架的刚度调节失灵的主要原因:

ECU故障。

传感器或执行器故障。

LRC开关故障。

气压缸或减震器故障。

2.车身的高度调节失灵的主要原因:

车身高度传感器故障。

ECU故障。

查找电控悬架的相关故障码

 

6(2)

(六)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和现代职教课程平台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底盘构造,维修技巧等要点。

(4)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维修工艺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2 .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知识评价和实践操作评价的形式来评定。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借鉴企业对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过程考核内容

序号

教 学 情 境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1

离合器的故障排除

调整离合器自由行程

老师考评、学生互评

2

MT变速箱的故障排除

拆装变速箱

老师考评、学生互评

3

AT变速箱的故障排除

更换离合器片

老师考评、学生互评

4

万向传动装置的故障排除

更换十字轴

老师考评、学生互评

5

驱动桥的故障排除

调整驱动桥的间隙

老师考评、学生互评

6

转向系统的故障排除

调整方向盘的自由行程

老师考评、学生互评

7

行驶系统的故障排除

四轮定位

老师考评、学生互评

8

制动系统的故障排除

更换制动片

老师考评、学生互评

(2)注重专用能力(知识与技能)和关键能力内容的整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3)课程成绩:每学期课程成绩均为平时考核成绩的30%与期末考试成绩的70%之和, 平时成绩依据考勤、课堂纪律、课堂参与、现代职教平台成绩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采取实操考试模式和卷面考试模式,实操考试占50分,实操考试安排在情境结束后一体化课堂上,主要考核底盘的基本拆装、工具使用、部件测量、故障排除。上学期分两个模块进行实操考核:汽车传动部分故障检修、汽车行驶部分故障检修,每模块占25%。下学期分两个模块进行实操考核:汽车转向、制动机械部分故障检修、汽车底盘电控部分故障检修,每模块占25%。

3.教学条件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 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 院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验室及实训基地,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 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教材编选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学习情境,每个情境由若干学习单元实施完成,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性。 


课程创建者

  • 张相坤

组课教师

  • 张相坤
  • 李青春

审核教师

  • 张相坤
  • 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