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采用情景来组织课程内容,共涉及9个教学情境,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详细介绍了以下内容:汽车直流电路分析、电磁现象及应用、正弦交流电电路分析、电动机和常见低压控制器电路分析、半导体器件及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及其应用、数字电路及其应用。本课程采用图文、视频、动画结合的方式,融入职教日常教学(课堂、实训、教材、课余四大场景),以推动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变革。
课程目录
-
学习情境一 汽车直流电路分析
-
学习情境二 磁路及常用电磁器件的认知
-
学习情境三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
学习情境四 电动机和常见低压控制电器电路分析
-
学习情境五 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
-
学习情境六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
学习情境七 直流稳压电源及其应用
-
学习情境八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
学习情境九 汽车电路分析
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由于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该课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和纽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与电子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及相关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与汽车类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应用工具书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为今后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好基础,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②掌握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③掌握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④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个特征量,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的伏安关系的复数表示法;
⑤掌握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理解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原理。了解复杂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⑥熟知安全用电知识;
⑦掌握电机的原理、控制与应用;
⑧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和性能参数;
⑨掌握模拟放大电路、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⑩熟悉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常用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应用
(二)技能目标
①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
②电工、电子材料、元器件的选用能力;
③简单电气图的读图、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能力;
④具有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
⑤简单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能力。
(三)素养目标
①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⑤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讲述要深入浅出,讲清概念,深度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每章有小结。
2.注意加强直观性,机动时间可做参观、演示、电路仿真等。
3.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4.讲练结合,要有足够的思考题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5.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重视实践环节每个时间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学生要认真准备。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电路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汽车修理时遇到综合故障时的解决方法和解决思路。同时培养学生对汽车修理职业的热爱。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即电工部分和电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模拟电路、汽车电路基础及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知识部分
了解知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
理解: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
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其测量电子元件;
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
2.技能部分
应会:能看懂简单的汽车常用电路以及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图;
熟练:检修一般的汽车电工电子电路故障。
(二)教学内容
情景 | 任务名称 | |
学习情境一 汽车直流电路分析 | 任务1.1 电路模型及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的认知 | |
任务1.2 电路元件及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 ||
任务1.3 电路的基本定律; | ||
任务1.4 常用直流电路的分析 | ||
任务1.5 汽车电路图识读 | ||
学习情境二 磁路及常用电磁器件的认知 | 任务 2.1 磁的基本物理量的认识 | |
任务2.2 认识继电器 | ||
任务2.3 认识变压器 | ||
学习情境三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 任务3.1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 |
任务3.2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 ||
任务3.3 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连接及安全用电 | ||
学习情境四 电动机和常见低压控制电器电路分析 | 任务4.1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应用 | |
任务4.2异步电动机原理及应用 | ||
任务4.3 常见低压控制电器与控制电路分析 | ||
学习情境五 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 | 任务5.1 PN结、晶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 |
任务5.2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 | ||
任务5.3 晶闸管及其应用 | ||
学习情境六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 任务6.1 认识反馈 | |
任务6.2 认识集成运算放大器 | ||
任务6.3 认识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路 | ||
学习情境七 直流稳压电源及其应用 | 任务7.1 认识整流电路 | |
任务7.2 认识滤波电路 | ||
任务7.3 认识稳压电路 | ||
任务7.4 认识汽车电压调节器 | ||
学习情境八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 任务8.1 数字电路的认知 | |
任务8.2 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应用 | ||
任务8.3 数码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
五、教学实施
1. 教学建议
(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学时及进程安排建议
情景 | 任务名称 | 参考学时 | |
学时 | 小计 | ||
学习情境一 汽车直流电路分析 | 任务1.1 电路模型及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的认知 | 1 | 7 |
任务1.2 电路元件及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 2 | ||
任务1.3 电路的基本定律; | 1 | ||
任务1.4 常用直流电路的分析 | 2 | ||
任务1.5 汽车电路图识读 | 1 | ||
学习情境二 磁路及常用电磁器件的认知 | 任务 2.1 磁的基本物理量的认识 | 3 | 7 |
任务2.2 认识继电器 | 2 | ||
任务2.3 认识变压器 | 2 | ||
学习情境三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 任务3.1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 2 | 7 |
任务3.2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 2 | ||
任务3.3 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连接及安全用电 | 3 | ||
学习情境四 电动机和常见低压控制电器电路分析 | 任务4.1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应用 | 3 | 7 |
任务4.2异步电动机原理及应用 | 2 | ||
任务4.3 常见低压控制电器与控制电路分析 | 2 | ||
学习情境五 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 | 任务5.1 PN结、晶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 3 | 7 |
任务5.2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 | 3 | ||
任务5.3 晶闸管及其应用 | 1 | ||
学习情境六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 任务6.1 认识反馈 | 1 | 7 |
任务6.2 认识集成运算放大器 | 3 | ||
任务6.3 认识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路 | 3 | ||
学习情境七 直流稳压电源及其应用 | 任务7.1 认识整流电路 | 2 | 7 |
任务7.2 认识滤波电路 | 2 | ||
任务7.3 认识稳压电路 | 2 | ||
任务7.4 认识汽车电压调节器 | 1 | ||
学习情境八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 任务8.1 数字电路的认知 | 3 | 7 |
任务8.2 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应用 | 2 | ||
任务8.3 数码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 2 | ||
合计 | 56 | 56 |
(2)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①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技术学制3年。
②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理论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中的基本内容为本专业必须完成的内容。学时分配建议详见表。
③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教授时要结合本门课的实训大纲和实习课题项目指导书,学生实习时则要结合“学生实习工作页指导教程”进行。
(3) 教学建议
①在讲授中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②对于结构复杂及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实训室的设备,采取边讲、边练的现场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③对于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主要专业课“汽车电器设备购置与维修”课的基础课,所以在讲授本课前要把本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在汽车总体课程设置中的作用向学生予以重点说明,这样才有利于本课的讲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六、考核与评价
1.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理论考试与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在安排考核时,既要在每次实习完成后采用模块考试的方法,又要在期中、期末阶段采取集中考核的方法。理论考试时应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加考试的可信度。实践考核可在进行随堂考核以及阶段性考核,以检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在考核的实施中,应备有可操作的考核标准(标准中应包括考核项目、操作要求、评分等级等)。
2.考核要求
理论考试要求:按情景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知识点内容;
实践考试要求:着重考核实训内容基本技能和操作要求。考核内容分平时的模块考核与期末阶段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考核占30%,期末理论考试占50%,期末的实操考试占20%。
考核的内容见相应配套的题库